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秧歌(山东秧歌非遗)

今天 25阅读 0评论

海阳大秧歌被列入哪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阳大秧歌被列入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取得成绩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海阳大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83年,北京舞蹈学院把海阳大秧歌正式列为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必修课程。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海阳大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秧歌(山东秧歌非遗)

胶州秧歌的表演形式分为

而两种表现形式则是小调秧歌和小戏秧歌。小调秧歌是胶州秧歌的舞蹈部分,常用队形有十字梅、四门斗、两扇门、正反挖心、大摆队、绳子头等。主要舞蹈动作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嫚正反三步扭、棒花、丑鼓八态等。音乐有打击乐、唢呐牌子、民歌小调组成。

胶州秧歌是不上跷的纯秧歌会,与高跷秧歌大体一致。胶州秧歌有其独特的角色结构和表演形式。一共有十余个人物,除了文凡、吴凡、渔夫、樵夫,其他都是双份的(头陀,二弟两个,锣鼓四个)。整个演出分“堆山子”、“走场”、“别篱笆”、“逗场”和“演唱”五部分。

其表演形式主要分为小调秧歌和小戏秧歌两种。小调秧歌主要展现胶州秧歌的舞蹈部分,常用的队形有“十字梅”、“四门斗”、“两扇门”、“正反挖心”、“大摆队”和“绳子头”等。主要舞蹈动作包括“翠花扭三步”、“撇扇”、“小嫚正反三步扭”、“棒花”和“丑鼓八态”等。

胶州秧歌的发展历史

胶州秧歌有230多年的历史,清代胶州包烟屯赵姓、马姓两家于1764年逃荒关东,沿途乞讨卖唱,逐渐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返回故乡后,经多年相传,不断改进,到1863年便基本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程式。

胶州秧歌源自于胶州市的马店东小屯和南旺村,与海阳秧歌、商河鼓子齐名,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并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传,清朝初期,马姓和赵姓两人由外地逃荒来到胶州东小屯定居,以售卖自制土烟为生。

胶州大秧歌发源于胶州市马店东小屯、南旺村,与海阳秧歌、商河鼓子并称山东三大秧歌, 距今已有 300 余年的历史,2006 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传清朝初期,马姓、 赵姓二人由外地逃荒来胶州东小屯定居,依靠卖一种自制加工的土烟为生。

九十年代末,舞蹈编导察觉到在现代社会个人意识急剧突现的情况下,传统的胶州秧歌很难被城市人接受,应该使胶州秧歌焕发出现代的气息。这样编导们就开始大胆创新,在胶州秧歌固有的风格基础上融入其它舞种的动律来重新搭建结构,创作出既有传统民族特色又***出现代气息的胶州秧歌作品《一片绿叶》。

流派发展:胶州秧歌分为武秧歌和文秧歌两派。武秧歌以粗犷豪放、火爆为特点,由陈銮增在1920年将武术动作融入其中而形成。而文秧歌则以柔美抻展、细腻著称,以刘彩为代表。两派虽有竞争,但也相互学习,至2012年已逐渐融合。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中国yy易游资讯官方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