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刺绣的传承)

今天 22阅读 0评论

苏州三大文化遗产

1、编钟 编钟曾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是中国古代的珍贵文物之一。苏州所藏编钟为世界上唯一一组保存完好、数量最多的设备。为了保护这些编钟,苏州特别建立了编钟博物馆,向世人展示这一珍品。 北寺塔 北寺塔是苏州最著名、也是最古老的塔之一。建于北宋,高七层,因属于慈济寺,故名北寺塔。

2、狮子林: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属于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狮子林同时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3、昆曲:昆曲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形式之一,起源于苏州,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以其优美的唱腔、精致的表演和深刻的内涵而闻名,是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评弹:苏州评弹是苏州地区的传统曲艺形式,以其清新脱俗、细腻动人的演唱风格和丰富的故事情节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4、苏州的世界文化遗产啊就是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沧浪亭、环秀山庄、退思园、艺圃、耦园,还有一个口头上的:昆曲。

苏州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刺绣的传承)

苏州刺绣起源于哪一件著名绣品

苏州刺绣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他在传说中起源于:“女红”首制绣衣。传说来源于仲雍的孙女“女红”首制绣衣。古代江南地区百姓有把蛟龙纹在身上的习俗,仲雍做了吴国君主,想破除这种陋习,孙女女红发明了把蛟龙的图案绣在衣服上以替代文身。

传说苏州刺绣起源于仲雍孙女的首制绣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苏州刺绣是我国的传统民族工艺,也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其艺术风格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初步成型,于明清时期走向成熟。苏州的地理环境优越,是我国知名的锦绣之乡,苏绣色彩淡雅、针法灵活,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苏州刺绣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传说来源于仲雍的孙女“女红”首制绣衣。古代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儿子太伯、仲雍来到今江南苏州一带建立了吴国,当地人有断发文身的习俗。仲雍做了吴国君主,想破除这种陋习,于是和长老们商议。不料他们的议论被正在缝衣的孙女女红听见了。

相传苏绣较早起源于仲雍孙女女红制作的绣衣,将蛟龙绣在衣服上以此来代替文身。相传在周王朝时期,仲雍到现在江南苏州一带建立了吴国,当地有断发文身的习俗,仲雍的孙女在缝衣服时不小心将血滴到了衣服上,于是女红将蛟龙图案绣在衣服上代替文身。

苏州刺绣研究所的成就

1、半个世纪以来,苏州刺绣研究所为国家培养了数以百计的刺绣艺术大师和专家,创造和革新了200余种刺绣技法,堪称国际国内刺绣领域之最。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苏州刺绣研究所的顾文霞、李娥英被国家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2、苏州刺绣研究所1,中国以研究苏州刺绣为主的专业机构。成立于1954年,坐落在世界遗产——著名园林环秀山庄内。苏绣艺术与园林艺术交相辉映,使之成为苏州文化古城的城市名片。更因其凝聚了苏绣艺术的核心和精华,苏州刺绣研究所成为当代苏绣艺苑中的领军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龙头地位。

3、苏州刺绣研究所的李娥英、姚惠芬等人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大赛中斩获金杯、银奖和优秀奖,如《松鼠葡萄》、《小白狗》、《济公》等。双面绣《金鱼》更是在波兰波兹南国际博览会和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国际春季博览会上夺得金质奖。进入21世纪,苏绣的获奖佳绩更是层出不穷。

4、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继承与发扬苏绣的优秀传统,培养技艺人才。建所以来,总结、汇集了40多种传统针法,发展了双面绣、乱针绣,创制了双面三异绣等。研究所绣制的优秀作品曾于1982年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双面绣插屏金鱼在1984年第56届波兰波兹南国际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

5、◎ 双面绣《一团和气》(苏州刺绣研究所)1992年首届中国国际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获金奖。◎ 三异绣《双龙戏珠》(顾文霞)1992年深圳首届中国国际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获银奖。◎乱针绣《张大千像》(姚惠芬)1995年首届中华巧女手工艺品大赛获一等奖。

6、然而,发绣在元末明初因战乱而衰落,苏州的许多技艺精湛的手工艺人被迫流离,使得发绣险些失传。直到20世纪70年代,发绣在高伯瑜等人的努力下获得新生。苏州刺绣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高伯瑜发掘并传承了这项失传技艺,将它传授给了江苏东台,从而推动了发绣艺术的复苏。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中国yy易游资讯官方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