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方正剪纸传承人)

今天 19阅读 0评论

方正剪纸的发展历程

年,方正县文化馆开展“滚雪球”活动,“以老带新”,连续办班,加强辅导,在原基础上发展到12个剪纸组,全县剪纸队伍发展到152人,发现与培养出剪纸艺术能手80人,当年选出100幅作品,举办了剪纸作品展,当时的地区文化局给予了较高评价,县文化馆决定利用剪纸作为美术活动的优势大力发展。

年,通过“滚雪球”活动,剪纸队伍扩大,剪纸能手不断增加,作品展览得到地区文化局的肯定,剪纸艺术开始成为县文化馆美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985年,方正剪纸群体受邀参加全国和省内的艺术交流活动,如中国剪纸艺术会议和四省联展,同时成立剪纸函授中心,作品质量提升明显。

据史料记载,他们是方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史祖。从清康熙年间(1668年—1820年)就开始有山东、河北、河南的农民零星流入方正一带垦荒,他们的到来,在带来了中原的农耕技术的同时,也将黄河流域的中土文化风俗带到了方正。但由于地处偏远且交流不便,方正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还是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满族民间剪纸起源于萨满教的巫术。在满族人崇奉诸神的宗教活动中,剪纸是重要的祭祀道具。在他们的宗教文化发展中,神灵造像、人物故事、图腾性质的动植物等,大多是用剪纸方式进行表现的,这些作品由最初的祭祀工具,历经世代的美化创作,被满族人民传承下来,成为东北黑土民俗艺术的组成部分。

方正剪纸能够从清康熙年间一直延续,是因为其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民间民俗情趣,并且均为纯剪刀制品,秀润隽美、独具神韵。在这个过程中,方正剪纸颇具特色的传承方式起到了重要作用。

方正剪纸作品的创作步骤:首先用简洁粗犷、略显稚拙的线条,以写意手法剪出作品的主要内容,并将整体空间大胆分割,形成完整、大气的结构布局;再根据需求,以细腻流畅的剪法对局部进行加工,一幅造型大胆、自然灵动、形神兼备的作品便诞生了。

方正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方正剪纸传承人)

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黑龙江省拥有多项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宁古塔民间文学、五大连池药泉会(圣水节)、古驿道站丁习俗等都是黑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代表了黑龙江省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具有重要的代表性。宁古塔民间文学是黑龙江省的民间文学作品,它包括了满族萨满神话等。

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省的部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等首批9个项目,因其国家级地位自动进入省级名录。至此,黑龙江省第一批非遗名录总计57个项目,内容涵盖了从少数民族传统习俗到流民文化,从饮食、礼仪、美术、建筑、工艺到体育竞技及文化活动,展现了黑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黑龙江省拥有多项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宁古塔民间文学、五大连池药泉会(圣水节)、古驿道站丁习俗等都是黑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代表了黑龙江省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民族、地域特色。黑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始于2004年,至今已有多个项目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方正剪纸的非遗信息

遗产级别: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批准序号:315遗产编号:Ⅶ-16项目名称:方正剪纸申报单位:黑龙江省方正县批准文号:国发〔2008〕19号批准时间:2008年6月7日。

方正剪纸,作为一项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正式列入了国家级保护名录。其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编号为315,项目名称独具地方特色,展示了黑龙江方正县的独特艺术魅力。这项传统艺术形式的申报单位即为方正县,他们的努力与贡献得到了国家的认可。

“方正剪纸”古“纸”已亡新风待兴 人们以往在春节或办喜事时,都喜欢买一幅或自己动手剪一幅剪纸贴在窗上,以图喜庆、吉祥. 方正剪纸为分布在方正一带的民间剪纸艺术,它既有女真及东北少数民族的粗犷,又有中原剪纸的细致流畅。

三五非遗博物馆不收门票。三五非遗博物馆位于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区延川大街758号。是一个集展览、培训、生产、演艺、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展示平台,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由中华非遗堂、非遗博物馆、三五一艺术馆、女真满族史话馆、海东青艺术馆等组成。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中国yy易游资讯官方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